帮你快速找医生

B超分析胆总管内径在胆囊切除术前后的变化

2018年05月25日 96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是否产生扩张,是长期以来未能定论的问题。本文对97例胆囊切除术前后的患者进行了胆总管内径变化的追踪观察。本文以正常胆总管内径≤8mm,而胆总管内径>10mm为扩张。
97例病例中,胆囊术前胆总管增宽的常见原因有:①急性胆囊炎伴胆管炎18例(75%);②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3例(12.5%);③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3例(12.5%)。胆囊术后胆总管内径增宽33例(34%)。术前胆总管内径增宽者共18例,经术前消炎及术后复查均恢复正常,6例仍有扩张;胆囊术后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管者3例,胆总管扩张为3例(100%);行胆囊-空肠吻合术4例中的胆总管扩张为4例(100%);胆总管再度出现结石或合并感染8例(100%)。
    从胆囊切除术后的时间分组观察来看,胆囊术后3-6月共17例,其中胆总管内径≤9mm  8例(47.1%),内径>10mm9例(52.9%);胆囊术后6个月-2年为36例(37.1%),胆总管内径≤9mm21例(58.6%),内径>10mm15例(47.7%);胆囊术后2年以上者44例,胆总管内径≤9mm24例(54.5%),内径>10mm20例(45.5%)。
    讨论:
1、胆囊术后胆总管内径增宽与胆囊手术本身有关,亦与胆囊术前胆总管内径有关。有人
认为术前曾有胆总管扩张者在解除阻塞后可能不完全恢复,仍残存扩张,其原因是由于管壁
弹力长期慢性扩张所致。故必须有术前测值的对比方能说明问题。
2、胆囊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增宽认为术后的一种代偿的观点,胆总管在胆囊术后是否发生扩张尚有争议。国外学者用超声检查了40例胆囊切除术前后的胆总管内径,并随访6~20个
月,38例无扩张,1例术后缩小,1例术前扩张,术后仍有扩张。认为胆囊术后胆总管代偿性扩张的观点也有其依据,动物实验显示狗的胆总管在胆囊术后发生代偿性扩张,依据是正常胆囊起压力缓冲、储存和浓缩的作用,在胆囊术后由于失去压力缓冲机制胆总管发生代偿扩张,以重新获得压力平衡。
3、胆囊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增宽与手术后时间的长短无关。
4、胆囊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增宽与胆囊切除手术的方式有关。
本组病例中4例为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后而胆总管内径增宽为100%,这可能与部分游离空肠产生逆蠕动而使肠内容物进人胆总管造成慢性刺激再合并感染有关。
5、胆囊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增宽与手术后胆总管内放置“T”引流管有关。
在放置期间胆总管内径均有不同程度增宽,而拔掉引流管后胆总管内径短期内恢复正常,本组3例均如此。
6、胆囊术后胆总管内径的增宽与胆总管再发结石或并发十二指肠乳突炎有关。
此组病例在发病后不但胆总管增宽且伴肝内胆管显示或扩张,甚至出现胰腺及胰管异常表现。
结论是: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扩张常与术前同时存在的胆总管结石或感染有关。与是否行胆总管引流及手术方式有关。而术前胆总管内径在正常情况下时,术后不会产生代偿性扩张。
本文选自郝晓云等,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7年11月第6卷第6期

0